遗传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简介
畜禽遗传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于2013年11月获四川省科技厅批准建立,依托四川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由四川农业大学和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实施建设,四川农业大学为第一建设单位,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为共建单位。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65人,其中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4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9人,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6人。教授26名、博士生导师26名、副教授21名,在站博士后4名。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2个。
实验室紧密结合我省畜牧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针对畜禽遗传育种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畜牧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与需求,以地方畜禽品种优良性状遗传机制解析及聚合育种技术开发为研究特色,形成了“畜禽遗传资源的发掘与评价”“畜禽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与遗传调控”“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改良与材料创新”和“畜禽优质高产新品种和配套系的培育”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开展前沿性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一等奖3项;主编专著13部;培育天府肉猪、天府肉鹅、天府肉鸡等国审品种6个,获批发明专利5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0余篇;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600余名, 整体研究水平达国内同类领域一流,猪、家禽重要经济形状遗传基础解析及地方品种的选育与改良达国际一流,实验室逐步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畜禽遗传资源开发利用、畜牧业生产重要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及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
一直以来,实验室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6国家审定品种,16项科研成果进行了公益性推广,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围绕动物健康养殖及产品安全生产、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等国家重大战略,积极建言献策和开展咨询服务,提供产业政策和技术咨询服务2000余人次。6位专家受邀中央2台、7台、10台,四川电视台的农业科技栏目进行技术视频讲座,多渠道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库支持。与铁骑力士集团建立大凉山产业扶贫中心,构建生猪养殖“喜德模式”,进入哈佛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案例库;选派挂职干部、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科技扶贫万里行等服务团队(个人)50余人次,到贫困县(区)开展扶贫工作400余人次。主编的《图解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系列丛书》作为全国畜牧总站“养殖书屋”指定用书,已配送到411个县。
实验室拥有生物信息分析系统、高效液相色谱、蛋白层析系统、核酸质控分析系统、流式细胞仪、酶标仪、荧光显微镜、定量PCR、多功能电泳系统、动功能成像系统、超速离心机、脂肪分析仪等各类仪器600余台(件),仪器总价值达1亿元。已具备了在畜禽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学等领域良好的研究设施和条件。
实验室主任:王继文 教授
学术委员会主任:黄路生 院士
依托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79584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