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作物育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简介
早在建国初期,我国著名玉米专家杨允奎教授、水稻专家杨开渠教授就开始了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和新品种选育研究;上个世纪60~70年代,以颜济、李实贲、黎中明教授为带头人,开展了作物遗传改良研究;上世纪80~90年代中期,在颜济、周开达、荣廷昭教授带领下,收集保存作物资源近2万份,建立小麦异种属基因库和水稻、玉米资源库,选育大量的作物新品种。90年代中期以后,对作物种质资源进行遗传评价和挖掘,创制一批有价值的育种新材料,育成一批优良的作物新品种,创造了极大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2006年由四川农业大学牵头,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荣廷昭教授为项目负责人,主要依托四川农业大学作物学和生物学2个一级学科,组建了“西南作物育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中心已形成了一支学历、学位、知识及学缘结构更加合理的学术队伍168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获得者3人、国家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何梁何利基金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7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100余人、博士学位人员90余人,形成了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师资队伍。
中心立足西南粮食主产区,结合西南地区自身区域特色和作物基因资源优势,以水稻、玉米及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特异基因资源发掘和利用为基础,以作物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为核心,建成了西南地区作物种质资源库和育种资源创新平台、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平台和种子产业化技术平台,获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近五年,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0余项,到账科研经费2.43亿元;发表学术论文84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0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Science等高水平期刊上;选育审定新品种68个,获批国家发明专利或新品种权46项;出版学术专著6部;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大北农科技进步奖1项。培养博士研究生226名,硕士研究生1063名,外国留学生83名,与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82名。目前中心已成为西南领先、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物育种研究平台。
近年来,中心通过产学研协同发展,承担横向科研项目经费3972万元;新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产业技术研究院、专家大院10余个;转化科研成果20余项,入选部省级主推技术24项,实现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05亿元。派遣100余人(次)“三区”科技人才,组织科技扶贫团队赴甘孜、阿坝、凉山等地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工作成效显著;开展技术培训和讲座近400场次,受训技术人员近10万人,显著提升了学科和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办学声誉。
中心现拥有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300余台(套),总价值近2亿元,包括质谱仪、流式细胞分选系统、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子相互作用仪、液质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全自动核酸分析仪等大型仪器设备等;拥有先进的稻米、小麦和玉米等品质、产量性状分析、抗性鉴定、各种光温水分肥料处理鉴定、生理特性分析的设备和设施。已具备了在作物品质改良、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学等领域良好的研究设施和条件。
实验室主任:荣廷昭 教授 黄玉碧 教授
依托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实验室网址:https://maize.sicau.edu.cn/zdkypt/xnzwyzjybgcyjzx.htm
联系电话:028-86290916